$\omega$ $\aleph$ $\infty$
Mathematical Logic at Fudan

2024 Fudan Conference on Logic and Metaphysics
2024复旦大学逻辑与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2024年4月26日 - 28日
地点: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光华楼西主楼2401室

关于

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既重要又争议颇多,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反形而上学洗礼、逻辑学又越来越数学化成为少数人才懂的高深学问之后,如何在哲学上重振逻辑与形而上学思维,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十分迫切的课题。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通常被认为是两门学科的创立者,他视逻辑为形而上学思维的工具。但如果没有柏拉图的理念论(相论)与对话辩证法,逻辑和形而上学都不会发生。在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康德严厉批评了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发展出思辨理性的先验逻辑;黑格尔则将逻辑与形而上学合二为一,分歧的产生似乎源自对逻辑概念和形而上学概念的不同理解,从而有康德主义的主观逻辑和黑格尔主义的存在逻辑之分。

逻辑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弗雷格1879年创立了逻辑学的现代形式,即数理逻辑,哥德尔的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定理使得数理逻辑成为一门成熟而强大的科学。但是,逻辑经验主义者却将这种现代的逻辑视为反对形而上学的工具。虽然近些年中分析哲学中也有对形而上学的关注和某种程度上的形而上学复兴,但早期分析哲学影响依然造成了这两门学科的隔阂。这种隔阂对两门学科都有损害。

我们深感逻辑与形而上学对哲学思想具有根本的意义,深感这两门学科的关系问题也从根本上影响着哲学的发展,所以组织这次会议,邀请哲学同行同好,特别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逻辑学以及分析哲学领域的专家,突破学科壁垒,抛却学派成见,回到问题本身,共同探讨逻辑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和关系,以提振我们时代之“不合时宜”的哲学之思。

会议欢迎但不限于以下主题的报告:

  • 柏拉图的理念论与逻辑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与形而上学思想
  • 黑格尔的逻辑学与形而上学
  • 弗雷格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因素
  • 哥德尔的哲学思想
  • 现代形而上学
  • 当代数学基础与数学哲学

报告人

  • 陈泽晟
  • 代海强
  • 邓安庆
  • 丁一峰
  • 冯琦
  • 高坤
  • 何朝安
  • 黄敏
  • 黄裕生
  • 康仕慧
  • 刘鑫
  • 倪剑青
  • 聂敏里
  • 王玮
  • 王咏诗
  • 谢裕伟
  • 邢滔滔
  • 杨睿之
  • 姚博凯
  • 余俊伟
  • 张小勇
  • 张志林

日程

4月27日

9:00 - 9:30: 邓安庆: 从康德先验哲学之“分”为何走向黑格尔思辨哲学之“合”
在康德之后,哲学需要清醒地做一件自我批判的事情,就是在思想源头上悬置这样一种观念:形而上学是认知着的心灵同既定的对象的一种关联,它从一个好像“在这边”的立场出发告诉了我们关于好像“在那边”的事物的事情。(Stephen Houlgate,147)因而黑格尔的逻辑学试图确立的观念是:存在并非只是我们思维的一种想象的虚构或者思想的一种“构造”。我们不能一开始就预设存在是我们通过思想与之分离的东西。“我思”着的人是“存在的”,这本是一个未曾分离的活的生命。因而我们所能假定的最低程度的观念,即存在是思想所直接意识到的纯粹直接性。这样的形而上学就不能像康德那样,仅仅被限定在“知性”的特定对象上,而是直接关联于存在,它同时也是逻辑学。

9:30 - 10:00: 张志林: 逻辑与形而上学:何者是基础?
达米特曾探寻“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他期盼的结果是:“我们必须就一种意义理论可以做什么取得清晰的看法。这种看法将构成一座借以向形而上学顶峰发起冲击的大本营”。 海德格尔曾深究“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他拟定的引导线索是:“通过返回诸如真理、根据、概念、合法性、自由此类的东西,我们寻求哲学的逻辑学,或者更准确地说: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奠基。” 面对“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和“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奠基”这两个看起来彼此对立的表达,我们可以追问: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是怎样的?二者之中,何者是基础? 也许通过重构两人的论证思路,可以澄清他们各自的核心论点和学理根据,并据此给出一些批判性的评论,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观点。

10:55 - 11:25: 黄敏: 逻辑与形而上学——弗雷格的概念分析
由于其工作兴趣集中在数学基础上,弗雷格许多原创性的想法都未能得到充分的哲学阐述,这就为后来的哲学家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阐述上的不充分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不一致或矛盾。我们不难在其哲学分析理念的基础处发现一个不一致之处:当他利用语境原则来排除心理主义的逻辑观的同时,实在论的语义解释也就一并被排除了,但是,他却鼓励对其核心的语义学概念,即思想,给予柏拉图主义的解释。这里的不一致之处不在于柏拉图式思想的实体性,而在于由此而来的语义学原子论。这种原子论与语境原则所体现出来的整体论立场相抵牾。试图解决这种冲突,是本报告的首要目的。

11:25 - 11:55: 谢裕伟: 康德与系词的形而上学意义
在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统中,系词“是”在形而上学上首先跟“本质”、“实体”、“存在者”等概念联系在一起。随着希腊语的ousia在拉丁语中被翻译为substantia而substantia更主要的意义变成“自存”之后,“实体”与系词的关系变得疏远了,尽管还没有完全丢失。在近代哲学中,ens(存在者)与系词之间的关系只是语法上的。与系词保持直接含义关系的,只有“本质”一词。近代早期的判断理论,就是依据本质与系词的这层关系而建立的。康德通过对“实在本质”概念的批判,将“本质”与系词的形而上学关系也消解了,只保留下“逻辑本质”与系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康德这里,系词的形而上学意义体现在系词与“客体”(Objekt)概念的关联上:系词意味着客观性,意味着判断是对客体本身的谓述而不是对主体自己的感觉的描画。“客体”一词包含了“对峙投射”和“统一性”两种含义,这些含义都被赋予了系词。这一做法以新的方式表明了系词与其他谓述词的真正区别。

11:55 - 12:25: 王咏诗: “数学与善”——康德的“形而上学之谜”
前批判时期到批判时期的过渡当中康德对“形而上学之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正是对“形而上学之谜”的思考将康德引向了他独特的批判之路。康德批判哲学的实质在于对现象和本体作出不同于大陆理智主义传统的理解。要达到对现象和本体的新理解,就要结合他对可感世界与理知世界的划分。而对数学的普遍有效性及其界限的思考,与康德的二分思想密切相关。康德式批判立场的证成必须借由对数学的普遍有效性和有效性界限的证成。批判哲学体现了不同于大陆理智主义所持有的“数学与善”之间具有一致性的立场。

14:00 - 14:30: 王玮: Variants of the Pigeonhole Principle in Fragments of Arithmetic
The title here is almost identical with that of an article by Dimitracopoulos and Paris in 1986, where some variants of the Pigeonhole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 and studied. Later Richard Kaye formulated some variants of the Infinite Pigeonhole Principle in his study of $\kappa$-like models of Peano Arithmetic. Some of Kaye's formulations (The Cardinality Scheme) has been proved useful in reverse mathematics, and also inspire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eak Pigeonhole Principle by Belanger et al. in a recent investigation of reverse mathematics of analysis. However,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these combinatorial principles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yet. Here I shall present some related recent progress.

14:30 - 15:00: 姚博凯: 抽象原则与实在的大小
弗雷格式的抽象原则旨在确立个体和概念之间的对应规则。集合论为讨论抽象原则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框架:一个概念即为满足这个概念的对象所组成的类(class)。Joel Hamkins观察到,ZF能够证明集合论框架下的抽象原则。但在ZF中,一切个体都是集合。一个形而上学上更一般的框架是带有无素(urelements)的集合论。然而在无素集合论中,抽象原则的成立却依赖于无素的多少。例如,给定一些公理,弗雷格的基本法则五成立当且仅当无素组成一个集合;给定一个不可达基数的一致性,存在一个带有全局良序(global well-ordering)的无素集合论模型,在其中休谟原则失效。

15:00 - 15:30: 陈泽晟: Justification by Confluence
The Church-Turing Thesis states that any function intuitively computable by an effective method can be computed by a Turing machine. The received wisdom is that the thesis expresses the conviction that our formalization of effectivity by means of Turing machines is correct. Aside from Turing’s insightful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effective method”, the thesis is crucially justified by a certain phenomenon: all attempts to formalize the notion of effective method have led to the same class of functions.

I propose to understand this last phenomenon under the more general framework of justification by confluence. Roughly put, confluence refers to situations whereby a number of distinct attempts (to define, formalize, solve, etc) have all produced results that are in some sense equivalent. This talk is about the roles confluence phenomena play in terms of evidence and justification. Via an extensive survey of the technical literature, I will show that this pattern is pervasive in actual mathematical practice, in diverse mathematical fields. More importantly, I shall argue that, despite an apparently singular application in the case of the Church-Turing Thesis, such an appeal to confluence actually serves a wide variety of justificational purposes that are largely orthogonal to each other. Inspired by Maddy’s poignant classification (in her 2017 Set-theoretic Foundations) of what “providing a foundation” means in mathematical/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 will similarly classify the kinds of justifications that a "Church-Turing-like" thesis can provide. Finally, this classificatory framework will be applied to recent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s about generalized constructibility and algorithmic randomness.

15:30 - 16:00: 杨睿之: Is Multiverse View a Matter of Language?
The multiverse view on set theory as the opposite of the universe view claims that there are many universes of sets. Aligning with the formalists, the multiversists hold that independent statements such as Continuum Hypothesis can never be settled in the way that a universist may hope. Forcing is probably the major technique backing the multiverse view. One of the interpretations of forcing is pure syntactic. Other model constructing methods behind multiverse view can also be viewed as demonstrating the limitations of the language. Nonetheless, most multiversists refuse to reduce their position to formalism. In this talk, I shall look into this struggle inside multiverse view and try to find possible niches for it.

16:15 - 17:15: 圆桌讨论(张志林主持)

4月28日

9:00 - 9:30: 冯琦: 形而上学概念文字
自亚里士多德建立起形式推理系统以来,围绕逻辑推理滋生出一系列形而上学问题。比如,什么是逻辑真理(逻辑规律)?逻辑真理的含义是什么?逻辑真理的基垫是什么(其真真在何处)?不少逻辑哲学思想者站在自选的立场上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见解。但这些见解未必是令人信服的见解。那么,比较合适的解答可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具体模式?如何有效地区分偏差解与适当解?

这似乎意味着有必要事先明确可以用来表述逻辑真理性问题并展开分析的形而上学语言的某种形式化,以确保尽可能地消除或避免表达中的二义性以及确保概念的准确性和分析的一致性,从而在统一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语言平台上审视有关逻辑真理性问题的各种见解并寻求一种具有解释功能的具有说服力的典型解答。

一种可以实现这种期望功能的系统就是将限定在单纯语言范围内的弗雷格基本逻辑规律植入到公理化的康托集合论之中所得到的形式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不仅形式语言的语法问题可以作为对象问题来有效处理,而且语言的语义问题,从而逻辑真假判定问题也可以作为对象问题来有效处理:从而有关逻辑的形而上学问题可以作为对象问题来有效处理。

在此希望抛砖引玉扼要地介绍这一概念文字系统的构建现状。

9:30 - 10:00: 邢滔滔: 哥德尔的概念实在论
如哥德尔自己所说,他在哲学上终生持守柏拉图主义(概念实在论)立场,并且这对他的逻辑和数学工作有关键作用。本报告结合哥德尔的一些重要技术结果,考察这个说法。一方面,我们通过他在不同时期对实在论的不同表述,展示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我们试图探索他在相应时期对不同的逻辑与数学问题的处理,如何联系到柏拉图主义,以及反过来又如何促动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10:15 - 10:45: 倪剑青: 黑格尔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改造——以《逻辑科学》的“概念论”部分为例
黑格尔对被他称为“知性逻辑”的传统形式逻辑的“扬弃”,绝不仅仅是站在“高观点”下的单纯批评,而是试图以哲学为指针对其进行全盘改造。在尽量保留基础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注入哲学洞见与重构分类编排,黑格尔不仅试图给予形式逻辑以彻底的可理解性,而且试图给予其严格的系统化。在“逻辑科学”这个全局性计划的支配下,黑格尔的局域性目标是构造出一基于思想内容的(因此是非形式的)形式逻辑系统。尽管黑格尔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对现代逻辑学家而言已是毫无意义,但回顾这一工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审视逻辑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将之视为弗雷格之前的哲学史遗迹。

11:15 - 11:45: 代海强: Primitive Normativity and Disposition
By considering the debate between Dispositionism and Normativism, I will diagnos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pectively. Then I will develop new kind of view by focusing on primitive normativity. My proposal is a holism strategy which includes three parts:(1) sutura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rimitive normativity and normativity. (2) reconsider the separation between normativity and disposition. (3) reconci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ispositionism and Normativism.

11:45 - 12:15: 高坤: 王浩的实质事实主义思想及其在数学哲学中的应用
报告将探讨王浩的实质事实主义元哲学思想及其在数学哲学中的应用,包括王浩的知识学理念和数学概念论。特别地,报告将比较它们与一些自然主义数学哲学之间的异同,并探索它们之间融合互补的可能。同时,在此过程中,王浩思想中的维特根斯坦因素和哥德尔因素将得到特别关照。

13:30 - 14:00: 何朝安: 模态形而上学与否定真理
当代最主流的真理理论是使真者(truthmaking)理论。此理论认为真理的形而上学基础是事实:一个命题之所以为真,是因为存在相应的事实使它为真。此观念面临的一个棘手难题是:如何借助事实的概念对否定性真理的形而上学基础给出融洽说明。传统上,针对此难题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应对方案是罗素方案和迪莫斯方案。但是,诉诸否定事实的罗素方案和诉诸不相容性概念的迪莫斯方案均存在可疑自之处:前者引入了否定事实这一可疑的神秘实体,而后者似乎是概念循环的——不相容概念本身也是一种否定概念。本文尝试发展一种关于否定真理的全新方案,我们将之称为模态方案。此方案的核心洞见建立于当代哲学逻辑中“关于否定的澳洲计划”之上。参照澳洲计划,我们将否定概念技术化地处理为一个模态概念:否定语句的真值取决于可能世界间的不相容关系及可能世界中被否定语句的真假。根据我们的模态方案,否定真理的使真者并不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任何实体,而是存在于可能世界之中的可能事实。我们将表明,模态方案具有两大理论优势:一方面,在此方案下,对否定真理的恰当理解不需要诉诸罗素式的否定事实;另一方面,某种类似于迪莫斯方案所面临的概念循环难题在此方案下可以被有效化解。本文对模态方案的勾勒与辩护不仅将成为一种新的否定真理观的首次完整表述,而且将有望实质性地拓展当代真理论研究的核心框架及其理论深度。

14:30 - 15:00: 余俊伟: 从基本谓述关系分析概念
弗雷格指出,“逻辑的基本关系是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的关系;概念之间的所有关系都可以化归为这种关系。”我们称这种基本关系为基本谓述关系。今天人们一般将这种关系表示为Fa或F(a)这种形式,表达性质或概念F谓述对象a。逻辑学通常在Fa的基础上,针对特定领域的概念,附加特性于F上,从而获得特定领域内的最一般的规律。报告从F与a的谓述关系的原初匹配性出发,阐述(1)当a为意志主体时,F可能是直接谓述a的某种选择下的行为,F表达的是德性;(2)德性于主体并非都是二值的;(3)调和逻辑主义与直觉主义的一种路径;(4)一些经典论题与叙事的形而上学性;(5)量化与群体意识之间的关系。

语句S:已故的琼斯是勇敢的,或者不是勇敢的。假设琼斯终其一生都平安无险,因而从未有过面对危险情形的行为。人们对S是否有真值有分歧。否认其有真值者着眼于真值的证据。使用某类行为来证明琼斯的勇敢性,本身可说明,勇敢之性本是谓述行为的。并且,完全有可能某人先后多次遭遇危险情形,但其应对行为差别甚大。因而,S中“勇敢”一词的用法可被视为是派生的。这类选择下的行为用于主体就并非简单地是真与假。进而,我们从中试图寻找一条调和逻辑主义与直觉主义的路径,并分析某些论题的形而上学性与量化的群体意识特征。

15:00 - 15:30: 丁一峰: Possibilities and Actuality
Originally only a mathematical/set-theoretical tool to study modal logics, Kripke's possible-world and relational semantics that formalized the Leibnizian idea that "to be necessary is to be true in all possible worlds" and "to be possible is to be true in some possible world" has driven many great philosophers to take possible worlds seriously, and the metaphysics of possible worlds became a central topic in metaphysics. I will report on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theory that possible worlds can be understood as maximally specific propositions and highlight how using modal logic with propositional quantifiers we can theorize clearly and rigorously. In the end, I'll offer a metaphysical picture in which while necessarily there is a total fact, the way the world is, and every possibility could have been encompassed in and necessitated by the total fact, there isn't any maximally specific mere possibility. In other words, the non-actuals always fall short of the specificity required to be a world, and while there's always the actual world, there are never merely possible worlds. This is joint work with Wesley Holliday.

15:45-17:00: 圆桌讨论与总结(邓安庆主持)

与会人

  • 陈仕伟,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 陈泽晟, Deparment of Logic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UC Irvine
  • 代海强,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 邓安庆,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丁一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冯琦, 清华大学哲学系
  • 高坤,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 郭建萍,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 郝兆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何朝安,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 何浩平,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
  • 黄敏, 中山大学哲学系
  • 黄裕生, 清华大学哲学系
  • 康仕慧,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 李秀伟,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网)
  • 刘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刘小涛, 上海大学哲学系
  • 刘鑫, 南京大学哲学系
  • 刘壮虎, 北京大学哲学系
  • 马妮,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
  • 梅剑华,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 倪剑青, 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
  • 聂敏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钱康,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钱立卿,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 王球,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王纬,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王玮, 中山大学哲学系
  • 王轶,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 王咏诗,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魏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谢裕伟, 中山大学哲学系
  • 邢滔滔, 北京大学哲学系
  • 熊明, 华南师范大学
  • 姚博凯,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姚宁远,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喻良, 南京大学数学系
  • 余俊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展翼文,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 张立英,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张小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张志林,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组织

  • 邓安庆
  • 郝兆宽
  • 杨睿之
  • 姚宁远
  • 张志林

电子邮件:zkhao@fudan.edu.cn, yangruizhi@fudan.edu.cn, yaony@fudan.edu.cn, logic@fudan.edu.cn